唐天际将军与彩洞的不解之缘
2023-03-09 18:11:1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黄钰坤 | 作者:曾垚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537

一、组建游击队,挺进木梓窝

1928年8月,红四军28团、29团攻打郴州失利后,率部转移到桂东沙田休整。为巩固井冈山政权,扩大湘赣边区根据地,朱德、陈毅决定组建湘南红军游击队,调任28团三营党代表唐天际为大队长,由朱德在沙田文昌阁授枪十二支(其中套筒枪、毛瑟枪各二支),其他都是土枪、梭镖等。游击队共计三十多个人。1928年1月,朱德、陈毅率南昌起义的余部,发动湘南暴动时,对西边山十分了解,因而指示唐天际进军西边山彩洞村寒坑。彩洞村地处资、汝、桂三县交界处,居住着瑶、汉山民,山民们以打猎、烧炭、伐木为生。寒坑为一个自然村落,紧邻汝城南洞及资兴连坪。彩洞寒坑古道的路碑中记载:“有一径可通三邑,南通卢阳(汝城),北适兴宁(资兴),东乃沤东(桂东)”,有“一脚踏三县”之称。而木梓窝正处于寒坑古道边,方圆数十里,山高林密,到处是原始森林,遮天敝日,雾锁青山,人迹罕至。尤其是有“鸡公石、母鸡石”在寒坑河两岸对峙,有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之势,木梓窝正在“鸡公石”后的山窝里,是游击战的理想场地。唐天际随即率队挺进彩洞,立足木梓窝,以此向资兴连坪、龙溪、汝城县南洞等四周发展。

二、密切联系群众,凝结鱼水情

我们的红军游击队,

专为人民谋福利。

青草帽,绿叶衣,

不怕死,不怕累,

英勇机智杀数敌。

我们的红军游击队,

神出鬼没出人意,

忽然东,忽然西,

时而进,时而退,

消灭敌人找机会。

我们的红军游击队,

他是工农好兄弟,

送茶饭,送药医,

打草鞋,补军衣,

军民团结得胜利,

我们红军游击队,

五岭山下展红旗,

打土豪,分田地,

除恶霸,废约契,

建立湘南根据地。

将军这诗首就是当年在西边山游击战的真实写照。唐天际率湘南红军游击队到彩洞后,首先告诉山民们:我们不走了!我们是来打反动派,帮助农民翻身,求解放的队伍。随即走村入户,与山民们交友谈心,宣传革命道理,和山民们一同上山伐木、烧炭、打猎,一同劳作。建立苏维埃政权,分田地,打土匪。山民们逐渐地接受了游击队,为他们传递情报,运送日常生活用品,帮游击队员缝补衣服,把自家的蔬菜、草鞋送到驻地。据寒坑组老党员郭太荣介绍,其父亲郭庚养说过,唐天际经常和战士晚间到家里,和郭庚养等人坐在火炉旁交谈,一边吃着猎物,饮一碗糁子酒、包谷酒(因为晚上敌人不敢进山偷袭),并教山民们怎样去沙田、四都、汝城、南洞、资兴连坪、青市等地探听敌情,代购物资。游击队也经常将在周边打土豪的物品分发给山民。随着游击队名声的扩大,彩洞村长辽组的钟成古、寒坑组的罗柏仔、罗紫斋,汝城南洞乡的罗兰仔及资兴龙溪连坪等地的一批青年加入了游击队,罗紫斋还担任彩洞乡苏维埃主席。郭庚养、罗道辉、李时古也希望加入游击队,唐天际对他们说:“你们离我们的驻地最近,不进队伍里,对我们更有利,更便于为我们传递情报、代购、运输物资,你们也更安全。”几人便成了编外的游击队队员。一时间,游击队队伍壮大到300多人。

三、巧借捕猎,除掉麻拉杆子

在彩洞的唐贤(现青山乡青丰林场)盘踞着一群土匪,有十五、六人之众,手持砍刀、鸟铳、步枪2支,匪首叫苏叔麻,又叫麻拉杆子,村民背后都称他为麻子。一脸横肉,五短三粗,为恶不仁,经常在桂东、汝城、资兴西边山抢家劫舍,无恶不做。西边山一带,只要小孩哭个不停,父母都说:“麻子来了,还哭”,小孩立马停止啼哭。罗家村有一郭姓女子,年芳十六,出落得如花似玉。被麻子看上后,连同家中一头大肥猪,被土匪抢掠上山。小女子趁土匪不注意,跳下山崖而亡。

唐天际率湘南红军游击队进驻彩洞后,俗话说:“一山难藏两虎”,麻子深感末日来临,千方百计阻挠游击队,不许百姓给游击队通风报信,不许代为采购生活用品。游击队一时陷入困境。游击队总想端掉这害群之马,虽然人数在土匪多一倍,但土匪窝在唐贤的土埂上,有四间土坯房,坪外有数间木头垒成的库房,东则有厨房,土匪躲进土坯房,由窗户向外射击,也会造成无谓的牺牲。也是该当麻子土匪该绝,一日,钟丙煌、郭庚养会同游击战士捕获一头160斤的大野猪,唐天际决定利用这一机会进入土匪的院内,伺机行事,宰杀土匪。一路上,一行人抬着大野猪,高声吆喝着,从唐贤经过,麻子等看到一头大肥野猪,丝毫没有怀疑,把一行人拦截进了土匪院落,并要求把野猪处理干净,钟炳煌手拿尖刀装作砍向野猪,却突然刀锋一转,砍在看热闹的麻子脑门,麻子当场毙命。一团混斗,唐天际率领后续部队迅速赶到,十几名土匪慌乱一团。别看土匪对百姓是凶狠无比,但面对游击队战士就呵呵了,只有两名战士被砍伤,缴获了两支长枪和部份粮食,四个被迫上山为匪的山民还加入了游击队,壮大了队伍。

四、彩洞腰斩来敌,敌排长被活埋

国民党对红军游击队的壮大,十分害怕,不断派兵进行“围剿”。唐天际灵活运用毛泽东的游击战术,将三十个人分成三个小组,在当地群众赤卫队的配合下,与敌人开展游击战。采用两支枪两发子弹作攻击力量,另一支枪打掩护,对三五成群的散兵进行打击,总能打倒几个敌人,得到枪支弹药。一次国民党何世芳部的两个班摸到离木梓窝不远的地窝里(即现在村民钟胜明居住地),游击队埋伏在山头的丛林中,打死三名敌人,游击队员罗柏仔(罗柏源)受伤被围捕,被枪杀在寒坑河桥头。

在经过几次小战斗后,游击队获得了几百排子弹,便有了打“大仗”的资本了。其中彩洞战斗就是以少胜多的例子。

头一天,游击队得到了消息,国民党吴尚从资兴开来一个营的正规军,和资兴的民团几百人,汝城的胡风璋派了一个队到了南洞乡,桂东也有一个营驻扎在沙田,三个方向均有来敌进犯。由于资兴吴尚部队进犯更早,游击队决定先打资兴的来犯之敌。那天,阴沉沉的天气,细雨霏霏,游击队用树枝作成斗笠,身披草制的蓑衣,两个小队分别埋伏在庙埂、都辽坳两个高点上。从青山罗家到彩洞只有一条尺把宽的崎岖山路,弯弯曲曲,民团负责前后,正规军在中间,当前头的敌军下到山谷,后头的又没有爬到山坳上时,埋伏在两山头上的游击队枪声齐发,把敌军拦腰切断,首尾不相顾,只好各自逃窜,不到一小时,敌军死伤数百人,游击队也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及战马五匹。其中一个敌军排长大腿被打伤,逃到坪界时,再也不能行走,国民党士兵为了逃命,都不愿抬他,敌连长下令,将敌排长活埋在三角坳。

1929年6月,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团自井冈山南下,派人给唐天际捎来我党“六大决议”和一封信,要游击队立即行动,前往配合作战,在沙田与敌军激战后又返回西边山。8月,唐天际调往广州工作,游击队离开桂东。

五、重游故地,将军送果苗

1983年,已经退出领导岗位的唐将军,年届八旬,重游当年战斗过的桂东,委托李忠诚和一名记者来到木梓窝所在地彩洞村看望当年的乡亲们。李忠诚何许人也?李忠诚为山东即墨县人,1944年参加革命,曾先后担任过即墨县战工队队长,山东纵队二七师七九团八连指导员,三野战军的连指导员、连长。1952年6月转业到桂东工作(南下干部),担任桂东县人民银行行长,汝桂县计委主任、桂东监察委副书记等职。作为一名军队出身的南下干部,县委安排他完成唐将军的任务,而家住寒坑的彩洞村支书陈聚军义不容辞地负责接待李忠诚一行。

“你们想谋害革命干部?竟然在菜里下药!”李忠诚桌子一拍,“李书记,你这话怎讲?你是县里的领导,我大小也是彩洞村的支部书记,想当年我虽然还小,也曾和将军见过面,会想下毒害你吗?”原来,在80年代彩洞村仍然很穷,听到县里的领导要来吃住,陈聚军前几天便捉了泥鳅,下河摸鱼,用新鲜的泥鳅、鱼招待李忠诚一行,按桂东的饮食习惯在泥鳅、鱼中洒上自己用茶子油浸泡成花椒油,李忠诚尝了一口泥鳅,便觉得满嘴生麻,认为是放了麻醉药,因而发怒,陈聚军又说:“谋财害命,李书记你身上有多少钱?我一大家八九口人还要生活,现场有乡里干部、有记者,我难道不怕坐牢杀头?”好一番解释,李忠诚才息下怒火,又嬉笑颜开。李忠诚说:“受唐将军委托,来看望乡亲们,送上500株苹果种苗,给村民种植,希望彩洞村民生活得更好,”当天李忠诚一行还看望了李时古等老人。可惜,由于彩洞的土壤、气温等限制,500株苹果苗种植后成活率低,几株成活后结的果也是酸涩难咽,个子小。这一场景,已近六旬的党员陈康明记忆犹新。但这已经不是重点了,重要的是唐将军对彩洞人民的牵挂和良好祝愿!

为表达对唐天际将军的敬意,1983年8月31日,桂东县委委托党史办主任邓述湘同志作《满红红》一首敬赠唐老将军:

凌云志,经百战,铁骨钢筋,率雄师,推腐征恶,斩关夺阵。峻岭崇山风雷起,天涯海角旌旗奋,定神州,重整旧山河,功绩盛。

回桂东,素有心,根据地,鱼水情。讲传统意切民情细听,八旬高龄豪气在,五岭老将再传经,尽心血,指点新长征,人民敬。

参与文献:

1.《中国共产党桂东历史》

2.《唐天际生平纪实》

3.走访彩洞村党员:郭太荣、陈康明、罗业平、陈星淮、村民钟吉庚、陈小文、陈俊雄等。

责编:黄钰坤
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